現如今,幾乎所有的大型國際車企都不再強調自己傳統汽車制造企業的身份,而是更喜歡「移動出行公司」的定位。2018年1月,豐田公司也宣布了這樣的轉型目標,并發布了e-Palette自動駕駛汽車作為象征。在2019年的東京車展上,豐田又發布了其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版本。
在豐田的構想當中,e-Palette是一款可定制的多座多功能汽車,就像畫家在調色板上自由發揮那樣,這臺車有著很大想象空間,可以將它設計成酒店、餐車和流動醫院等多種用途,提供出行、零售甚至是住宿服務,總之完全改變了我們現在對于現有汽車形態的認知。
為了滿足這種構想,根據豐田生產方式(TPS),豐田近日對外公布了e-Palette的運行管理系統,并展示了一段視頻,它有兩個顯著的特點:“在必要的時間,準時到達要去的地點”,以及“在必要的時間,準時提供必要的服務和物品”。
所謂豐田生產方式(TPS),是豐田公司的一種獨特的現代化生產方式,由豐田汽車原副社長大野耐一創建,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和探索,已經發展成為了包括經營理念、生產組織、質量管理等環節在內的較為完整的生產管理技術與方法體系。
而作為“豐田移動出行服務平臺(MSPF)”的全新功能,e-Palette的運行管理系統有兩部分組成,分別為車輛端的“Autonomous Mobility Management System(AMMS)”及乘客端的“e-Palette Task Assignment Platform(e-TAP)”。
車輛端方面,AMMS強調“Just In Time”理念,也就是即時提供服務,在必要的時間,向必要的地點,配置必要數量的e-Palette。根據實際的出行需求,系統將實時靈活調整運行計劃,自動實現車輛上線運行及回庫,同時避免由于臨時增減車輛造成的車輛間隔差異,實現同等間隔的平穩運行。
當車輛發生故障時,系統可以自動讓故障車輛回庫,并及時調配替換車輛,從而確保線路運行穩定。此外,當發生緊急情況時,可以通過遠距離操作,控制車輛停車或再運行,通過雙重安全管理,確保乘客的乘車安全。
乘客端e-TAP同樣基于“自動化”理念,應用“可視化管理”的方式,異常狀態可視化呈現,打破一人監控一臺車輛的傳統工作模式,實現一人同時監管多臺車輛,從而以更少的工作實現更加高效的運行管理。
e-TAP還能夠對車輛運行人員、維修保養人員自動發出工作提示,通過任務進度管理縮短維修保養時間,從而以較少的工作人員確保高品質的服務。
以e-Palette為代表的概念車展現了豐田構想的移動出行的未來,原本這些先進技術將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及殘奧會上發揮作用,但是受到疫情的影響,奧運會已經推遲至明年7月。
豐田表示,未來將與眾多合作伙伴一起,力爭在2025年前在多地實現商業化應用,同時計劃在“Woven City”進行運行,后者是一個能夠開展自動駕駛、個人出行、機器人、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實驗城市。
- 索尼宣布國行版PlayStation5主機將在4月至6月上市2021-03-03 16:04
- 被低估的《唐探3》,值得一刷再刷!2021-02-28 20:08
- 盧偉冰:Redmi K40發布會不止有手機和RedmiBook Pro2021-02-28 09:09
- 孩子是世界上最矮小的戰士 阿卡索用實力為孩子護航2021-02-28 09:09
- 蘋果曾與電動汽車初創公司Canoo低調會面,但談判破裂2021-02-28 00: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