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帝如果是非洲人,他一定是黑色的;中國如果有特斯拉,它一定是兩輪的。
納尼?蔚來、理想、小鵬為代表的中國神車,不是股價一年漲了 40 倍,正在 " 三傻大鬧華爾街 ",躋身全球十大汽車廠商嗎?
虛名累人啊。2019 年,全中國的造車新勢力,一共也就賣了 3.1 萬輛車,不到大眾汽車一個月 100 萬銷量的零頭,蔚來迄今才 5000 輛的月產能,叫李斌一聲 "中國的馬斯克 ",他敢答應嗎?
從前科技部長萬鋼博士提出 2005 年提出新能源戰略開始,到今天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滿打滿算 450 萬輛,而兩輪電瓶車呢?350000000,別數了,3.5 億輛。
兩輪鋰電,是中國的五大發明、是 21 世紀最重要的生產資料,它正在深刻的改變世界。
21 世紀最重要的生產資料
馬克思告訴我們,窮人之所以貧困,是因為生產資料被富人占有。
農業社會,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是土地,不是地主無法翻身;工業社會,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是資本,沒有錢先天不平等,信息社會,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是數據,互聯網巨頭贏者通吃。
數據這種生產資料,別說給你,光存儲的費用都是按億來計算的,IDC 機房別說你建一個了,打工人連電費都付不起,生產資料的占有懸殊達到了極致。
然而,數據過于形而上的,它沒有腿。它需要有人去賣貨、跑腿,把數據變現。
但幫別人變現也是要投入成本的。天貓上開個店,雖說是幫馬爸爸打工,自己賺個辛苦錢,但是開店也需要 100 萬注冊資本,15 萬保證金。
你說我不賣衣服,賣力氣跑腿行不行,你得買個五菱之光吧、你得加油吧、你得買保險吧?6 萬塊的五菱之光,創業十萬塊起步。剛進大城市的小青年,從哪去湊十萬塊?
直到兩輪電瓶車的出現。
過去,用汽車跑 100 公里的費用是多少錢呢?10 個油是 60 元,而用電瓶車之后呢?48V 的電瓶車百公里 2 度電最多 6 元。而且,它不需要搞車輛改裝、不需要換機油機濾、維護費約等于 0。
五菱之光 6 萬元,兩輪電動車 2000 元,創業成本直降 90%,開汽車百公里 60 元,騎電動車百公里 6 元,運營成本直降 90%。
各位,成本降低 90%,才具有產生革命的可能性。蒸汽機取代大帆船、內燃機取代蒸汽機,無一不是社會普遍性成本的急劇下跌。
有輛電瓶車,你就具備了可支配的生產資料,當一把自己的老板。
國家為什么要大力限制互聯網巨頭,打工人就這么點自留地,不能一家獨大搞壓價。
在農業社會,普通人的活動半徑是 5 公里,大多數人一生都沒有離開過自己的鄉村;在工業社會,工人的活動半徑是 10 公里,自行車只是體力的延伸;而在今天,兩輪鋰電讓打工人可以輕松觸及 50 公里的工作和生活半徑。
一個人的活動半徑,就是他可觸及的機會范圍;一個人的投送能力,直接決定了他的財富當量。
兩輪電動車,是 21 世紀最偉大的生產資料。
它極度普惠、極度廉價、極度親民。買一輛汽車,它是消費品,落地就打八折;買一輛電動車,它是生產資料,那是你能力的延伸和世界的縮小。
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哪一天,窮人可以不用買地、不用開廠、不用掌握高新的技術、不用承擔失敗的成本,就能輕松的占有一份生產資料,自由的交換自己的勞動價值,最大限度的和巨頭們實現了時間節省上的公平。
壯哉,兩輪鋰電。
人民的特斯拉
和我們很多人想象不同的是,歷史上那些叱咤風云的世界霸主,靠的不是強大的武力,而是海量的民生產品。
明朝,大規模的出口茶葉、絲綢、瓷器,英國,滿世界的賣布匹、羊毛衫、恨不得讓中國人每個家庭買頂睡帽;美國,橫掃世界的是可口可樂汽水和福特廉價車。
俄羅斯有幾千枚核彈又怎樣,你沒什么拿得出手的民生產品。
幾個月來,外資在中國 A 股瘋狂的買爆了美的電器和格力空調,就因為他們能大規模的制造普惠性的民生產品。
讓世界愛上中國造。董大姐就是這種人,她不需要你愛她,你是不得不愛她。
我們要看到的是,雖然電動三傻股價瘋狂,但新能源汽車,太高端、太昂貴、太小眾,蔚來 ES8 五六十萬的價格,新能源汽車必定曲高和寡。
價格決定了,中國的國民車一定是千元級的,人民的特斯拉一定兩輪的。
需要重火力的,上三輪就行。
中國的消費升級也一樣,也無非從兩輪、三輪升級到經濟四輪,都屬于廣義的兩輪鋰電。
特斯拉即使降到 10 萬塊,依然離大多數人太遠太遠。有生之年,我們能看到全世界人民的國民車,終點是 3 萬塊的中國造。
別小看不起眼的電瓶車,事實上是,今天你去任何一個大品牌的店里買貨,基本是沒有現貨的。2020 年的前 10 個月,全國造了 2540 萬輛電動車都賭不上缺口,像點樣子的電瓶車工廠,都是三班倒的連軸轉,廠區外排滿了拉貨的車隊。
經銷商的訂單都供不應求,后面的美團、哈啰,還有 200 萬輛共享電單車在排隊呢。
而疫情在海外的擴散更為電動車行業火上澆油,連法國總理馬克龍都被感染新冠,全球的單獨出行成為不可避免的一個趨勢,經濟又方便的電瓶車會成為出行首選。
今年之前,中國海外出口的電瓶車都是百萬輛級,而到明年,這個數量將直接突破千萬輛級。2021 年,中國將生產 6000 萬輛兩輪電動車。6000 萬輛,這是人類有史以來,制造出的最大規模的動力型交通工具。
- Windows 10專業版:從打工人升級到經理人的利器2021-02-23 00:12
- 中國奧鈴發布大黃蜂皇宮版 助卡友健康開車30年2021-02-22 12:12
- 東風商用車燃氣車氣耗競技賽冠軍吳鐵路:東風天龍KX燃氣車,動力就是強!2021-02-20 16:04
- 華為公布三項全新健康研究項目 包括高血壓管理、智能體溫健康等2021-02-18 23:11
- 支付寶集五?;顒娱_啟 打年獸可獲得添福紅包2021-02-18 14:02